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马加爵逃亡途中坐在海边思索的那个问题,至今无人解答 正文

马加爵逃亡途中坐在海边思索的那个问题,至今无人解答

2024-03-29 14:07:50 来源:瑜维娱乐网作者:知识 点击:171次

    马加爵是马加我们广西宾阳县人,他犯下杀害四个室友的爵逃今无滔天罪行,令全体广西人蒙羞。亡途他在海南被抓获后,中坐我和单位同事正好到昆明出差,海边同行单位接待我们吃饭的思索时候,因为业务谈判不顺利,那答昆明一个同行无意中说了一句:“你们广西人太厉害了。个问”我们领导听了这话脸都绿了。题至吃完饭,人解领导谢绝了接待人员带我们去逛夜市的马加邀请,一行人默默地回到宾馆,爵逃今无在路上还特意买了春城晚报,亡途不出所料,中坐跟我们南宁这边的海边《南国早报》、《南宁晚报》一样,大版大版的都是案件的报道,南宁这边的媒体还“近水楼台先得月”,采访不到凶犯,就跑到他家乡宾阳乡下,把马加爵的父亲、姐姐、邻居、同学、老师等等全都采访了一遍,也渐渐描摹出他的“成长过程”。这真是一场媒体的盛宴,一场嗜血的盛宴。我无意责怪这些媒体,他们不过是做了该做和能做的事。这些报道也有助于人们去“理解”凶手,理解他为何走到最后的一步,当然“理解”不是同情,这样的罪行不论是什么理由都是无法洗白的。马加爵的父亲是老实巴交,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的农民。通过采访的媒体,这个老父亲向受害者家属表示了忏悔。他面对媒体的时候,心里一定是滴血的,这个儿子是他最大的骄傲。马加爵考取的云南大学不是顶尖的,但他确是个有天分的学生,记得媒体报道过他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得了二等奖,笔者正好也参加过这个比赛,得了个优胜奖也就是安慰奖,比马加爵的二等奖要差远了。我只是想说,他理科学得很好,如果有机会,如果那个惊天大案没有发生,那么他现在可能是坐在深圳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写字桌前,或者他早就有了自己的公司?当然,老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准确的说是他没有给自己这个机会,更没有给被他杀害的那四个同学机会。这个天赋优秀的学生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根据媒体的报道,他性格孤僻,口拙舌笨,社交能力很弱,即所谓的理科男的特征,人又是典型的“矮穷锉”,又来自边远的广西,带着让外地人笑话的“夹壮”口音,也就是“香菇,蓝瘦”那种,或者“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那种,不懂广西话的可自行脑补。人是很奇怪的动物,用口音来区分等级尊卑的,在动物界里唯有人类。即使在马加爵那个并没有什么权贵阶级的班级、宿舍里,他也是一个最低等的存在,一个不被重视,甚至是常常被歧视、被嘲笑的存在。让人唏嘘的是,被他杀害的人,有同样是农民子弟的,有同样来自广西的老乡。出外求学的广西学生,应该很多都有被歧视的经历吧?我同学的哥,考上中国纺织大学,他说他同学对广西的印象,就是那里有很多参天大树,猴子在大树上窜来窜去的……直到现在,我在头条上还经常刷到外地的博主第一次到南宁,第一句就是“原来一直以为广西是个很贫穷落后的地方……”云云。看到这里,有网友要杠了:他被歧视、被嘲笑就可以杀人吗?不是的,如果被歧视、被嘲笑就可以杀人的话,那这个社会早就陷入腥风血雨中了,然而并没有。为什么?因为人的尊严要靠自己去争取,靠自己打拼出来,你要比别人强才能赢得尊严。你把歧视你的人都杀了,你就赢得尊严了?你那是掩耳盗铃,再说杀得完吗?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那马加爵不明白吗?以他这个得过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的智商,他能不明白吗?应该是有道坎他过不去。有报道说,一个别的宿舍的同学来找人,当时他已经杀了两个,就藏在宿舍里,但是他没有杀害这个跟他没什么过节的同学,算是这个惨案里不多的人性暖意吧。后来很流行的梗“谢下铺兄弟的不杀之恩”,出处就是这里了。马加爵逃了没多久,就在海南三亚被抓获了。被抓时他已经像一个真正的乞丐一样,一身污脏,翻捡垃圾筒的食物吃。其实他这样一个长相、口音都很“广西”的人,能选择的逃亡地实在不多,所以我们同事间猜测他可能往南逃了,我们指的是往缅甸、越南、泰国,只有这样他才有一线生机,不过最终警方还是比我们技高一筹,在三亚抓到他。他被警方提审,和后来在法庭上,都供述犯案的动机是因为被这些同学嘲笑、侮辱,被背后说坏话,总之是口舌之争酿成了如此大案。后来,法庭和警方都采信了这个供述,在证据链上形成了闭环。媒体、公众也完全接受这个说法,媒体以“一句话惹来杀身之祸”这样充满警示意义的标题来报道案件,这个动机也令凶犯除了可恨外,增添了可悲、可叹的成色。这个犯案动机也引发了当时的社会大讨论,大反思。当然,那时没有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但案件给人们,特别是广西人的心理冲击还是蛮大的。但是人的记忆只有12秒钟,那么大的案子也很快被遗忘了,或者说被其他的事情、其他的案子填充了记忆空间。但一些专家对马加爵的研究并未止步,哪怕过了整整二十年,对他的争议和讨论仍然持续着。比如著名的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就对马加爵进行了完整的犯罪心理画像,她是至今对对马加爵研究得最透彻的。媒体所写的“一句话惹来杀身之祸”,那这句话是什么呢?一次马加爵和同学邵某打牌,邵某怀疑他作弊,指责他“没想到打牌都作弊,人品太差了,”末了还加了一句“怪不得好友龚某过生日都不请他”。也许这句话就是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马加爵犯案逃到三亚后,公安部发出了A级通缉令,实际上他已经逃无可逃。他买了十盒英语磁带,坐在海边听。听着听着他觉得有话要说,他没办法了,就录了两盒磁带,是给他的两个姐姐的。他说,“姐,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一百年之后,早死晚死都是一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老是钻牛角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想这个问题想不通,王菲有一首歌,歌词是“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李玫瑾是在公安干部培训中给同行们讲的这个例子,以此揭示高智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可悲的是,他是学生命科学的,学到大四,选择了杀害生命,而且是四条生命,并在逃亡途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初次听到李玫瑾讲的马加爵故事真是震撼,马加爵坐在海边的这个画面在我脑中配上《命运交响曲》,命运的齿轮滴答转动。有记者问马加爵,四个同学的生命在你的铁锤下消失了,你对生命有敬畏感吗?“马加爵听了先是茫然,然后慢慢回答:“没有,我对自己的生命都没有敬畏感,更不要说别人的。”先爱自己,你才可以爱兄弟,爱邻人。李玫瑾后来在狱中见到马加爵,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有性生活吗?”李教授之所以问这个问题,除了核实有同学反映的马加爵有嫖妓行为,还想了解一个如此凶残的人,是否曾经体验过与异性肉体相接之乐,如果有,是否能阻止他以如此惨烈的方式与世界告别。马加爵回答是“有。”但和他发生关系的不是他的女朋友,而是从事不良职业的女人。后来我看到一个专门进行案件分析的公号叫“某药花园”,长文分析了马加爵案,他的观点是,在马加爵身边的那些同学中,都在疯传他去嫖妓的事,那个年代这种行为是不被容许的,当然现在也不允许,但那时候这种事面临的道德压力更大,给当事人带来更大的耻辱感。被人嘲笑带来的耻辱,还有担心被举报到学校的恐惧,叠加平日的矛盾积累的怒气,一起把事件推向不可挽回的终点。这或许就是马加爵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吧,李教授和“某药花园”都作出了同样的推测,但事实真相是这样吗?因为当事人已经伏法,真正的犯罪动机也只有推测而没有定论了。犯下滔天罪行的马加爵很快就被送上刑场,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当然,是不好的记忆。他在逃亡途中坐在海边思索的那个问题:“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有多少人在闲暇中思考过,谁又能来回答?

作者:知识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