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贵州毕节:落实生态优先 打造绿色高地 正文

贵州毕节:落实生态优先 打造绿色高地

2024-04-20 18:02:30 来源:瑜维娱乐网作者:时尚 点击:832次

  今年开春,贵州高地一则喜讯从毕节传来:编号为“0000001”的毕节贵州首张林业碳票在黔西发行落地。

  此张林业碳票覆盖3.3万余亩树林,落实绿色碳减排量13.573万吨,生态预计可实现碳交易价值305万元左右。优先作为将林子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打造“身份证”,林业碳票模式将进一步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难度量、贵州高地难抵押、毕节难交易、落实绿色难变现”等系列难题。生态这是优先毕节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的打造又一成果。

  爱绿护绿,贵州高地逐绿前行。毕节近年来,落实绿色毕节坚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发展建设全过程,推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有机统一,逐步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筑牢绿色屏障

  地处长江、珠江上游,但境内国土石漠化严重、水土流失突出;自身既面临着后发赶超任务,还要保障两江下游城市安全发展。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下,毕节坚决把生态保护修复放在发展首位,筑起绿色发展屏障。

  云贵交界,乌蒙之巅。长期被贴上贵州“最贫困地区”标签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近些年呈现了高速发展态势,近十年经济总量从全市第6位跃升至第2位。

  但高速的发展带来的代价不容忽视:境内的威宁草海保护区范围内,人类活动频繁、放牧及规模化养殖突出、污水大量直排、人鸟争地严重,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高速发展不能停,绿色底色绝不能丢。经历“人进湖退”之痛后的威宁强力推动草海综合治理。机制先行,当地制定了《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保护条例》等条例。执法保障,整合司法、公安、行政等县内多家执法主体开展联合执法;巡查兜底,完成100名巡护员各自责任片区的“网格化”巡查监管机制。

  这还不是全部。当地强力废止县城总体规划与保护区重叠区域规划,对县城总规进行了修编,原城市规划与保护区重叠的22652亩全部退出城市规划区,对保护区范围内的违规违法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拆除并复绿,从源头上减少人类活动对草海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推进6万亩退耕还湿土地征收,建设候鸟觅食地近20000亩;建成老城区污水收集管网47.44公里、投运日处理1万吨污水处理厂,完成草海流域造林绿化43500亩……一系列强有力的“组合拳”下,曾经失色的高原明珠,如今重现水质清澈、水草丰茂、风光秀美、人和鸟欢的美丽景象。目前,保护区内生态系统明显改善,保护区鸟类种类由228种增至246种,每年来此越冬的候鸟超过10万余只。

  这样的“绿色行动”,贵州第二煤炭产业大县金沙县也在推进。2012年以来,金沙全力推进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环境修复,累计完成治理和环境修复520公顷,全部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并形成了大田乡火草坡、新化乡化竹、高坪镇金凤等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环境修复示范点,推动10余处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

  “人进湖退到人退湖进”“黑灰矿山到绿色样板”……这样的变化,不仅是面貌之变,更是毕节的理念之变。

  秉承着“生态优先”理念,更多行动正在发起。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措施,筑牢生态防治;完成营造林152.46万亩,治理石漠化127.39平方公里;完成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40个;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8个,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4个、省级绿色矿山184个……长江上游,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正在毕节构筑。

  发展绿色经济

  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转换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经济优势?毕节顺势而为,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断夯实“绿色家底”。

  1、16、53、157……在贵州大方县羊场镇穿岩社区,70岁的村民陈玉发正在自家林地里,给一棵棵杉树钉着白色编号牌,这些数字是杉树的“身份证”,每棵树每年可以以“卖空气”的方式,净赚3元钱,他家的林地共挂牌450棵树,一年能收入1350元钱。通过单珠碳汇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大方县正深入进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在纳雍县锅圈岩乡,大滥坝山峰连绵起伏,矗立在山峰上的20座风力发电车不停转动。2年来,这批机组发电8519万度,累计工业产值10813万元。低碳、循环,大滥坝风电场负责人朱天计对这样的产业信心十足,“风力发电不需燃料,没有污染,成本较低,我们正加快二期项目投入,在一期基础上预计能增加产值1700万元左右!”

  在七星关区,林业绿色经济也见成效。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七星关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综合利用……依托在“绿色+”上做足文章,目前,全区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122.98万亩,产值达10.11亿元。

  在“双碳”目标下寻求机遇,也成为毕节绿色经济后发赶超的“关键一招”。黔西电厂将其所持有碳排放权依托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与民生银行、中国电能下属碳资产管理公司通力协作,成功用碳排放权抵押贷款2817万元,实现了全国市场首次碳排放权抵押贷款业务,推动了自身生产业务发展的同时,为全国碳市场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1年,毕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细分来看: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提升至30%;新型建材、大数据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新兴产业占比达20%、提升2个百分点;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378.85万亩……数据说明,绿色经济,在毕节正“开花结果” 。

  共享生态福祉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既是民生所向,也是民意所在。在实践中,毕节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提高民生福祉。

  从七星关区南山公园的观景台上举目远眺,四面青山环绕,游人如织。人与生态的这幅和谐画面来源于一场“生态赋能”行动。为最大程度共享生态红利,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南山公园在保护原有生态景观的前提下,建设登山步道、游览长廊、汽车车位等便民设施,最大程度满足市民“享绿”需求。环境好、空气好,市民汪胜飞没事就带孙子到公园散步,“十分惬意!”他表示。

  根据这种思路,毕节市已建成七星关区南山公园、金海湖公园、金沙箐河公园、威宁北坡生态公园等共53个公园。越来越多人和汪胜飞一样享受到生态福利。

  不仅享“生态福”,还吃“生态饭”。在织金县,一场绿色生态产业革命如火如荼。依托良好的土壤和气候资源,当地县级统筹、乡镇引领、村级主抓,种植皂角52.07万亩,建设示范基地32个,打造了一个全国重要的皂角精加工、销售集散地。

  山更绿,民更富。村民入股分一笔、劳动就业再增收,依托完善的生产、加工、运输等产业链,织金不断完善皂角产业与村民、工人的利益链接机制。目前,全县52.07万亩皂角覆盖带动全县25万人以上群众就业增收,其中惠及脱贫农户7.5万余人。

  生态风景也正变成“钱景”。在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曾经悬崖下的贫困村寨,摇身变为乌江源百里画廊。依托乌江两岸绝美山水景色,当地通过发扬苗绣体验、建设“乡愁”民宿,推动化屋村旅游产业成型。目前,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越式发展,达到19300元。今年,化屋村被授予为贵州省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新的起点,新的机遇。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文件,支持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抢抓机遇,感恩奋进。毕节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打造绿色发展高地目标,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绿色经济、筑牢生态屏障、深化污染防治,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上出新绩。(龙章榆)

作者:时尚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