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这样下去,张雪峰老师的饭碗也要被砸了…… 正文

这样下去,张雪峰老师的饭碗也要被砸了……

2024-03-29 17:37:17 来源:瑜维娱乐网作者:综合 点击:683次

知名考研辅导老师张雪峰最近捅了个马蜂窝。他说把高分考生打晕了也不要读新闻专业,张雪砸被两位新闻学教授发文回怼,峰老饭碗闹得沸沸扬扬。也被

不谈功利现实吗?

张雪峰是搞考研辅导的,学生家长花了培训费,张雪砸不是峰老饭碗为了听励志演讲的,而是也被为了给孩子找个好饭碗的。所以,这样下去有的张雪砸媒体批评张雪峰对新闻专业的大不敬,缺少理想、峰老饭碗过于功利,也被大概率是这样下去装外宾,小概率是张雪砸真外宾。

中国人应该都知道,峰老饭碗这些年的“考研热”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压力逼出来的。既然是就业市场行情变化引起的经济现象,不谈功利谈什么呢?大谈理想的阳春白雪,实属离题万里。这不就是装外宾吗?

在功利问题上,很多国人有两张面孔。一张面孔是吃顿自助餐撑个半死也要吃回本的极端功利主义面孔;另一张是耻谈功利、一谈钱就俗的理想主义面孔。

这两张脸各有应用场景。凡是自己埋单的,锱铢必较。对别人评头论足,换上道貌岸然的理想主义面孔,唱唱高调。反正别人家孩子选错专业,又不要高贵的理想主义者埋单。换成了自家孩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哪一张脸是真的,不问自明。

好在教授们比媒体学生们更接地气,并不回避就业问题。重庆大学的张小强教授自豪地介绍他的学生“进入政府的,主要在宣传部、网信办”,给出了新闻专业的就业方向。稍显遗憾的是,他没有给出就业率数据。如果新闻专业在“考公”上有优势,都能捧上财政铁饭碗,那会大大增加新闻专业的招生吸引力。

至于张教授用新闻专业毕业生进宣传部、网信办证明专业对口,反而不太重要。这么高深的学术问题,他说啥是啥就好。

这里给张教授提供个国际比较的素材,美国的传媒传播专业常年在文科的职业前途排行榜位列三甲,虽然美国没有宣传部、网信办,连官媒也没有,新闻专业日子居然还过得不错。足以证明,我们的新闻专业理论上讲是有独特的就业优势的。

不过,理论和体感似乎有点脱节。国内的新闻学专业这些年的就业行情看上去确实不太好。

曾经的就业主力传统媒体,衰弱肉眼可辨,关停裁员的消息时有耳闻,薪资报酬好像也没啥优势。至于新媒体行业,本身的发展环境不算好,且专业门槛不高,科班出身的优势有限。教授们提到的新闻专业另一就业方向——企业公共关系部门,情况也不乐观。很多企业正在度劫中欲仙欲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当然,体感未必正确。“能文能武”的张小强教授们完全可以用数据的“硬科学”反驳张雪峰们。诸如新闻专业的一年就业率多少、三年就业率多少、行业平均薪酬等等,再和其他专业做个比较。几行数据比多少篇小作文都有说服力。各专业的就业相关数据,在国外是很容易查到的。国内似乎可能还是空白,张教授们是不是可以用新闻专业的“能文能武”特长做个调查统计,并大力传播一下以正视听?好像也不能吧。

不管这场“网红VS教授”的结果如何,张雪峰还是应该感谢张教授们。如果张教授们搞的新闻能给考研家庭提供准确的就业指导信息,那么张雪峰就不会因为犀利点评专业走红网络,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粉丝去怼传播学教授的传播做得不咋地。

客观而言,张教授们成就了张老师,也对得起张老师,却不太对得起继续学习新闻传播的考研家庭。他们提供的公共产品太缺失了,才成就了野路子的张老师。我劝教授们想开一点,他们的新闻学专业是进退自如的专业。搞好了是自己的学术成就,搞不好是张老师们的就业机会。这世上能够做到败亦欣然的专业是不多的。

还有好专业吗?

张教授们不应该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张老师身上,有这闲工夫还不如花点时间研究下调查记者纷纷转行、记者在不少地方不受待见的学术问题……

至于张雪峰,不值得教授们拿起专业批评的武器去针对。因为张老师虽然莽,却也不是有意和他们过不去。

张老师行走江湖那么多年,喷过的专业不少。此前“劝退学医”事件,也曾引发热议。而且,张老师“狠”起来,连自己都喷——五六年前他曾高度评价的土木工程专业,最近明显降低了评价。作为考研辅导老师,他更关注学生的职业前途,随行就市对专业选择做出评价,无可厚非。

比起他的避坑指南,我更关心他推荐热门专业。但是,很久没看到他热情洋溢、毫无保留地推荐什么专业了。职业前途有保障的好专业是越来越少了,高学历就业难也是近年来明显的经济体感。

大厂的996消失了,真真假假的裁员消息隔三差五就来一个。房地产更是不用说了,豪华团建换成了集体团灭,倒霉的可不只是销售小哥,还有土木工程、财会金融、装修设计等等。

相对而言,低学历人群转行更为灵活,售楼小哥吃完散伙饭直奔工厂打螺丝。工厂倒了,还可以送外卖。船小好调头,没那么多叽叽歪歪的顾虑。但是,高学历人群反而多了很多顾虑。

脱不下长衫的情怀,其实是经济理性的情感化表达。个人和家庭在高等教育的人力投资是沉没成本,花了那么多钱、损失了那么多时间,最后还是去跑外卖、开网约车,换谁都觉得冤。心情可以理解,现实却不会因为心情而改变。

那么,还有没有好专业可选呢?这就需要逆向思维了。有砸饭碗风险统统拉黑,剩下的就是专业砸饭碗的白名单。虽然不多,但还有几个吧。环保肯定算一个,还有食品安全、税收相关等等,可以称之为监管衍生产业。这是我唯一能想到的有就业前途的专业方向。

监管业再发达,也不能盲目选择。因为这些专业的优势并不是传授神功秘籍,而是专业对口的权力。问题是,比起创造饭碗的无限可能,砸饭碗的权力是很有限。如果这些专业的学历不是敲开权力大门的敲门砖,那也没什么价值。再者,这些“砸饭碗”专业也未必能图个长远。毕竟饭碗有限,砸完了怎么办?这些为了“长远发展”设立的专业,短期还是要靠财政税收吃饭的,这是个问题。

总之,就业是经济问题。只不过经济好的时候,就业从容,有了大谈情怀的余裕。今天看这个行业不顺眼,明天看那个行业不顺眼,赚钱的姿势统统不对,都要拿捏之。到了经济不好时,浮华散尽,方显饭碗的珍贵。饱汉不知饿汉愁的意气奋发,到头来饿汉竟然是自己。

考研真是避风港吗?

专业不好选,是因为选错的沉没成本太高。既然如此,还是考虑下到底要不要走考研这条路。

考研热的起点,是误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红利认作教育红利。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企业成长迅速,高端人才稀缺是真实的市场需求,学历是“高端人才”的量化标准也是合理的。

2007年前后,经济增速趋于放缓,学历的含金量不降反增,并不是高端人才的真实需求更大了,而是一轮泡沫化——人力资本也是资本,同样会出现价格虚高。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开始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用工单位为了体现公平竞争,提高了学历门槛。高中毕业就能胜任的岗位,招本科,本科岗位招硕博。这不是高端人才有多缺,而是敲门砖涨价了。

随着经济增速进一步降低,收缩性政策的效果远超预期,很多行业都被收缩了,学历敲门砖价格虚高的泡沫就被戳破了。中学教师非博士不招,公司前台本科起步,不是学历的身价水涨船高,而是就业的概率江河日下。成千上万的高学历人员竞争真实学历需求低的岗位时,学历实际上是贬值了。中学教师非博士不招,不是博士很值钱,而是教师岗位很值钱。

因此,考研不再是延迟失业的避风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就不要无谓地浪费无效的“躲避成本”,坦然面对现实吧。

即便经济复苏真来了,也需要一个较长的修复周期。被收缩的行业不会原地满血复活,大伤元气的企业也不是说好就能好的。“高端人才”的真实市场需求不可高估。更何况,高学历真的“高端”吗?

信息时代,知识正在迅速贬值,缺的是独立思考、高度自律的学习能力。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啥时候培养过这个?学生举报成风,老师战战兢兢,信息高度受限,怎么“高端”呢?

所以,考研是该降温了。家里没矿的、天赋没异禀的,安心打螺丝、送外卖、开网约车是务实的选择。毕竟这些“低端就业”也不是无限供给的,先占个坑再说吧。

不好意思,我好像无意间砸了下张雪峰老师的饭碗……

作者:综合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