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微不足道的相逢 正文

微不足道的相逢

2024-03-15 02:05:12 来源:瑜维娱乐网作者:时尚 点击:303次

原标题:微不足道的足道相逢

微不足道的相逢

( 2021-01-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不动声色

鲁迅墓前的鲁迅铜像。 资料图片

肖复兴

1966年的足道秋天,我从北京到上海。足道那时候,足道流行“大串联”,足道学生坐火车可以不用买票。足道到了上海,足道第一站是足道去虹口公园看鲁迅墓。那时候,足道特别崇拜鲁迅,足道曾经囫囵吞枣读了十卷本的足道《鲁迅全集》,抄录了整整一大本的足道笔记。

怎么那么巧,足道在鲁迅墓前,足道居然碰见了我的足道一位同班同学。和我一样的心情和心理,他也来此朝拜鲁迅。

高中三年,我们爱好相同,文学与文艺,让我们友谊渐生而日浓。在学校的文艺晚会上,我们两人一起表演过诗朗诵。演出效果不错,我们被请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去录音,朗诵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播放出来,有些缥缈,好像不是我们的声音,让我们都有些心旌摇荡。那是高三第一学期的冬天。第二年春天,我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他报考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乳燕初啼,双双通过初试和复试。相互告知后,我们是那样地兴奋,跃跃欲试,恨不得一飞冲天。整个春天,在校园里,我们常在一起畅谈未来,几乎形影不离。未来展开美好的画卷,就像眼前校园里的鲜花盛开,芬芳伴随着我们的青春芳华。

就在等待入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我们的友谊戛然而止。原因很简单,他高举起那时候流行的武装带(被称之为板儿带),抽打在我们学校老师的身上。不爱红装爱武装,是那个时代里不少学生流行的标准化动作。我再也不想见到他。

在鲁迅墓前,竟然狭路重逢。墓前的鲁迅雕像,仿佛活了一样,目光炯炯,正在注视着我们。一时间,我们都愣在那里,不知说什么才是。他垂下头,我也垂下了头。

我们走到鲁迅墓广场前的一棵广玉兰树下,黄昏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挥洒在我们的身上,斑驳跳跃着,迷离而凄迷。他先开了口,说他知道自己错了,一直想找我说这句话。我看出,他是真诚的。我原谅了他。可是,从那以后,一别经年,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各自辗转插队之后,他曾经给我写过一封信,我也没有回信。

1992年的春天,我从福州回北京的途中,路过上海停了几天,参加一个会议,结识了一位年轻的新朋友。虽然与1966年相隔了26年,到上海,我最想去的地方没有变,还是虹口公园的鲁迅墓。他知道了我的心思,说和我一起去。我知道,年轻的一代,已经没有当年我们对鲁迅近乎顶礼膜拜的感情,他们对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感情更好奇更关心。他是好心,想陪我。而我却是重游故地,捡拾旧梦,所谓三月烟花千里梦,十年旧事一回头。不过,不只是十年,而是26年矣!

在鲁迅墓前,我对这位年轻的朋友,讲起26年前的旧事。我问他,我从此再没有见这位同学,是不是做得有些绝对?他不置可否,只是说了句:其实,你并没有原谅他。然后,又补充说了句:那时候,你们还没有我现在年纪大呢!

我不再说话,知道他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是委婉地批评了我的做法。但是,心里想的是那朝老师身上抡下来的皮带头,是大大的铜扣呀。铜扣!怎么下得去手?很多的事情,是难以忘记的。不过,他说得也是,那时我们都还年轻呀。马克思不是说过吗,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原谅。况且,年轻时候,你自己就没有犯过错吗?

这么一想,不知怎么的,望着鲁迅雕像,心里忽然冒出这样的念头,如果这时候我的这位同学能够出现,就像26年前那个秋天的黄昏一样,在这里有一个的意外相逢,该多好!已经过去了26年,我们从18岁到了44岁。青春早已不再。鲁迅还在,只是雕像,青春不老,看尽往来人。

离开鲁迅墓,来到广场前一排广玉兰树下,已经不知道哪一棵是26年前的那棵广玉兰了。那些广玉兰树长得都很相似,如人群簇拥而立,让回忆一下扑面而来,又似是而非,遥远而朦胧,不那么真实似的。

忽然,我指着一棵广玉兰上的一枝垂挂下来的叶子,对这位年轻的朋友说:你能够着它吗?他一跃而起,轻松地够着了枝叶,顺手还摘下一片叶子,递给我。不知为什么一时兴起,竟然不甘示弱一般,我也跟着朝树上使劲儿蹦了一下。但是,我没有够着枝叶,眼前只是一片绿荫蒙蒙,天光闪闪。

日子过得飞快,到今年转眼29年又过去了,虽然到过上海多次,却再也没有去过虹口公园看鲁迅墓。很多原来以为能如花岗岩一样坚固持久的感情与心情,经不住时间的磨洗,日渐稀释而风化。

偶然间,读到俄罗斯诗人阿赫玛托娃一首题为《我很少把你想起》的诗。她在开头的一段写道:

我很少把你想起,

也不迷恋你的命运,

可那微不足道的相逢,

刻在心中抹不掉的印记。

我忽然想起了1966年秋天的那次相逢,过去了漫长的55年,但也真的是“刻在心中抹不掉的印记”。

阿赫玛托娃在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写道:

我对未来施展秘密的魔法,

倘若黄昏天色蔚蓝,

我预感到第二次相逢,

预见那逃不开的重逢。

阿赫玛托娃这首诗是1913年写的,和我1966年的相逢,毫不相干,我却顽固地想起了那年鲁迅墓前的相逢,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相逢,也说明虽然已经过去了55年,我并没有忘记这位中学同学。其实,也是没有忘记我自己的青春。我对未来没有任何魔法可施,也没有什么诗人魔咒般的预感,但是,我一样渴望第二次的相逢,即便很少把你想起。相逢1966年那位中学同学,也相逢1992年那位年轻的朋友。

期待相逢时黄昏天色蔚蓝。

作者:焦点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