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云南砚山:沃柑套种传统农作物 贫瘠红土地盘活成“宝地” 正文

云南砚山:沃柑套种传统农作物 贫瘠红土地盘活成“宝地”

2024-04-17 06:21:08 来源:瑜维娱乐网作者:休闲 点击:102次

  近年来,宝地云南砚山盘龙乡一直紧跟全县步伐,云南砚山积极带领群众开展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沃柑物贫以前贫瘠、套种土地大面积荒置的传统成红土地上已经被盘活,种上了一千余亩沃柑,农作并使用了传统农作物与沃柑套种的瘠红新型种植模式。

  走进位于盘龙乡腻姐村委会干塘子村的盘活沃柑种植基地,红土地上连片的宝地沃柑树苗映入眼帘,生机盎然。云南砚山近看,沃柑物贫树苗已经长到四十公分左右的套种土地高度,碧绿的传统成嫩芽上已经冒出朵朵黄白相间的小花,很是农作漂亮。在地里,瘠红正在往沃柑地里套种红豆的张莹环告诉记者,家里种了9亩沃柑,加上套种的红豆、生姜、辣椒,生活充满了希望。 

  张莹环还告诉记者,村里和她一样的脱贫户还有很多,她说大家都是靠着政府的好政策扶持才得以脱贫。如今,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致富,该村村主任杨德发当起了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带着大家四处考察。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有了完整的种植规划,他们很有信心做好第一批尝“螃蟹”的先行者。

沃柑套种传统农作物

  盘龙乡腻姐村委会主任杨德发介绍,腻姐整个村计划发展是三千亩,第一期有1094亩。今年年底到秋收季节过完,再完成1000多亩,力争在明年春季,把三千多亩沃柑种植完成。

  群众过去“穷”怕了,一种新的产业发展,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老套种”就是在多番考察过后,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琢磨出来的模式。从县统计局到该村驻村的工作队员杨超深有感触说,来村里驻村最开心的事就是跟着村干部一起学习了沃柑套种传统作物的方法,很多和他一样不懂种植的群众如今也都成了半个“技术员”了。

  县统计局驻腻姐村委会工作队员杨超表示,沃柑种植要3年后才有收效,传统品种的作物都属于矮棵类的作物,从新技术的推广,再结合着老百姓传统种植生姜、花生,比较有经验也比较成熟的传统模式,两者相结合,有比较大的优势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老百姓在种植和管理上也比较有底气,采取这些模式可以说对农业的调整,群众的增收、增效也是起到一个极大地促进作用。  

  在沃柑产生经济效益之前,让传统农作物先创造经济价值,是贫瘠红土地最大的价值体现,也是杨超等驻村工作队员、村社干部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最大的尝试。

沃柑套种传统农作物

  过去盘龙乡一直没有规模化的产业可以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相对滞后,如今,在全县风风火火都在抓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候,他们也不落后,沃柑种植基地成了全乡群众致富的期望。

  盘龙乡腻姐村委会主任杨德发说,“沃柑三年就可以挂果上市,按照和收购公司签订的合同,产出的果子会由公司统一销往外地市场,也会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据了解,目前在整个盘龙乡,共有120户种植沃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80户,户均种植5亩,按照估算,沃柑基地到第三年丰果期,亩产可达9600斤左右,按照合同计划的每斤2.5元计算,毛收入将达24000元左右。 

  正如杨德发所说的,他们作为村社干部,和第一批种植沃柑的群众一样都是走在产业试发展道路上的先行者,他们深切的体会着一个地方从贫困到脱贫,从脱贫到要致富的艰难,但他们也深知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也希望,在我们县,有越来越多的乡镇、村寨能够像干塘子村一样,能够在贫瘠的红土地上盘活出更多更好的“贵宝地”,让脱贫攻坚的成效得到更大的体现。 

  云南网通讯员 张卫姣 李云韬 摄影报道

作者:焦点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