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伟大抗疫精神的广东实践 正文

伟大抗疫精神的广东实践

2024-03-05 16:32:44 来源:瑜维娱乐网作者:时尚 点击:361次

原标题:伟大抗疫精神的抗疫广东实践

广州永庆坊、潮州牌坊街,精神践人流如织。广东实

珠三角的抗疫工厂车间,机器轰鸣。精神践

脱贫攻坚激战正酣、广东实经济社会发展有条不紊、抗疫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如今的精神践广东大地,涌动着勃勃生机与澎湃活力。广东实

有爱不惧风来急,抗疫风雨过后是精神践晴天。2020年伊始,广东实在全国上下满怀豪情决胜全面小康、抗疫决战脱贫攻坚的精神践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广东实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大战,这是一次不能懈怠的硬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取得了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总书记坚定有力的话语直抵人心。

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自觉服从服务全国大局,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一道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排头兵的担当和作为,生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广东,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开放大省,受疫情冲击影响大、防控工作难度大,形势严峻复杂。

非常之事,必以非常之举应之。

广东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对疫情的分析判断上来,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见事早、行动快!

1月14日晚,深圳报告湖北以外全国第一起临床观察病例,广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月21日,成立由省委书记李希任组长、省长马兴瑞任常务副组长的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1月23日,启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省级一级响应,是全国最早启动一级响应的省份之一。

战疫全面打响!

步步紧跟总书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广东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一个节点接着一个节点抓,一仗接着一仗打,挥出一系列“广东战疫组合拳”。

——第一时间开展全省大动员。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连续200多天坚守岗位、昼夜奋战;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广东社会各界迅速形成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工作格局。

——第一时间组织调配最强医疗卫生力量投入疫情防控,坚决贯彻总书记“四早”“四集中”的要求,坚持中西医结合,不遗漏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

——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迅速建立疫情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起到安定人心、稳定局面、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

越是危急时刻,越能见证守护生命的真情;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坚守生命至上的理念。

从刚出生2个月的婴儿,到90岁的老人,广东不抛弃不放弃,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为救治中山31岁重症孕产妇,广东动用最强力量,钟南山院士等救治专家组多次会诊。医护2个月的日夜守护,换来她与家人的劫后重逢。

佛山67岁的危重症患者郭伯连续29天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最后成功撤机出院,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全省人民握指成拳、合力攻坚,只为一个共同目的——尽最大努力呵护生命健康。截至10月19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89例(境外输入493例),累计治愈出院1849例,治愈率达97.8%。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组到广东调研后深有感触地说,广东的防控措施多管齐下,成功遏制住了疫情,向世界展示了这个疾病是可以控制的,也向世界表明中国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举国同心 守望相助

疫情就是命令!

“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击退“非典”17年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重新披挂上阵,一往无前地坐上前往湖北的高铁。

举国同心,守望相助。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一声号令,广东第一时间积极响应。除夕夜,128名医疗队员迅速集结,驰援武汉。他们是全国首批逆行者。

举国同心,体现在千里驰援的义无反顾——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无论生死,不计报酬。”广东各大医院,请战书像雪片般飞来。

举国同心,体现在“掏空家底”的倾力援助——

战疫期间,广东26批2495名医务防疫人员,以及调运的大量物资,驰援武汉、荆州;2批41名队员驰援北京;核酸检测队员207人支援香港。各家医院精锐尽出,一批批防护物资优先保障武汉荆州前线。

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成历时仅10余天。照明、空调、冰箱、电视、陶瓷卫浴、管道、医疗仪器、地板涂料、5G网络……背后是广东制造调集的各类物料、技术火线驰援。

“湖北,广东把最硬的鳞都给你了!”网友们为广东点赞。

举国同心,体现在细微关怀背后的广东温度——

大年初一,大批湖北籍游客滞留湛江市徐闻县。徐闻县政府紧急召开疫情防控会议,决定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今晚降温了,外面下着雨呢,让武汉同胞在异乡解决温饱,才能战胜疫情。”不到百字的公告,被全国网络“刷屏”点赞。

挺身而出 舍生忘死

每当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

“病人在哪里,中医人的战场就在哪里。”除夕,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孤身一人前往武汉,正如他17年前战斗在抗击非典的前线。

“请把我们派到最需要的地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援湖北荆州医疗队主动申请到荆州疫情最严重的洪湖市,啃下“硬骨头”:不到1天完成重症病房改造,1天半完成新CT的转运安装,2天搭建起核酸检测平台,3天搭建好大数据平台,迅速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斗争越是艰险,精神就越显伟大。

战疫时刻,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勇当先、冲锋在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义无反顾,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企业、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真诚奉献,广大志愿者起早贪黑、顽强拼搏。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面对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全省100万医务工作者中,有超50万人直接参与新冠肺炎病患救治工作,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

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面对疫情,广东160多万名干部,下沉到3.9万个社区,5.9万个“三人小组”开展网格化防控,近30万名社区工作者日夜奋战,540多万名党员带头拼搏,构建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英雄壮举换来山河无恙。生命见证,这是一个洒满爱和阳光的春天。

尊重科学 精准施策

2003年,广东成功抗击“非典”,留下宝贵经验——要依靠专家、发挥专家的作用。

面对新冠疫情,广东第一时间成立以钟南山担任顾问的专家组,在形势研判、应急响应、防控策略、科学救治、舆论引导、社会动员等各个环节,都充分听取、充分依靠专家团队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在全国最早报告无症状感染者和“复阳”现象,无症状感染者处置经验在全国推广。

——在全国率先启动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等五大方向科研攻关,政、产、学、研、医、检共同奏响科技“战疫”协奏曲;率先分离出第一株新冠病毒毒株;推动磷酸氯喹纳入国家诊疗方案;试剂研发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新冠疫苗研发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在全国率先大规模推行核酸检测,实行“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精准高效发现疫情传播源头。截至10月19日,全省共完成核酸检测3952万人次,核酸检测能力达每日最大检测能力83万人份。

——在全国率先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月31日起,全部落实“一人一档”“一天一问诊”“一人一方案”“一日一报告”,切实阻断传播途径。

科学抗疫,重在精准。

2月24日,广东将应急响应调为二级,全省防控工作从初期的全面统一管控转变为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地车间的机器再次轰鸣。“珠三角机器开动了,世界产业链都稳定了。”有企业家发出如是感慨。

跨越国界 命运与共

“世界从来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与世界守望相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副主任医师徐永昊迎着枪炮声,穿着防弹衣,逆行驰援伊拉克50天,为当地疫情防控带去中国经验、广东做法。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广东组织精干医疗力量驰援塞尔维亚、马来西亚、伊拉克、秘鲁等国协助抗疫,受到广泛赞誉。

在抗击新冠疫情最艰难的时刻,来自41个国家的72个国际友城、友好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向广东表示慰问和支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国蔓延,广东省的一些国外友城面临疫情防控的巨大挑战。一批批医用口罩、核酸检测试剂盒、额温枪等紧缺防疫物资从广东出发,驰援8个国家的34个国际友城。

面对病毒,人类是命运共同体。

广东一视同仁,对境外来粤人员开展健康管理,温情服务。来自非洲国家安哥拉的留学生吕威廉入境隔离期间,每天都有工作人员打电话来,了解他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还送来口罩、免洗手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各种生活用品。隔离期满后,吕威廉主动到广州市一家集中医学观察酒店参加志愿服务,回馈广州对他的关怀照顾。

经历战疫洗礼,广东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各项经济指标稳定向好,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广东将稳扎稳打将“两难”变“两全”。

疫情尚未平息,大考仍在继续。作为对外贸易大省和流动人口大省,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仍然存在,广东始终坚定推进“双统筹”,奋力夺取“双胜利”。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

号角起、战鼓擂。在“两个大局”深刻变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交汇的关键时期,在广东纵深推进“双区”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要求广东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广东将保持战“疫”锤炼的精气神,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乘势而上,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努力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 郑佳欣 李秀婷 骆骁骅

方舱医院在战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图为2月22日,临时改造成方舱医院的武汉体育中心。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防疫复学两不误。2020年全国高考前,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的学生有条不紊地备战。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智 尊重科学 精准施策

“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进入地铁站或商场时,无需停留,智能感应测温系统就能实时监测行人体温;快速研发并投入市场的有机硅烷口罩等,可连续使用7天以上,“一罩难求”窘境大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在这些生活改变的背后,处处可以看到科技的影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广东始终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

从研发“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信息专报系统”实现全省病例信息准确及时报送和研判,到对不同类型患者进行分类收治、啃下重症救治“硬骨头”,再到迅速启动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等五大主攻方向科研攻关,科学技术成为广东战“疫”的硬核支撑,政、产、学、研、医、检共同奏响科技战“疫”协奏曲。

科学研判 分类收治

疫情突如其来,发展迅猛。广东迅速行动,迎击疫魔!广东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省委主要领导挂帅,成为广东疫情防控科学决策的“大脑”。

唯有科学研判,方能精准决策。

疫情初期,人们对疫情产生恐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对病毒本身有太多未知。战胜疫情,必须要对全省疫情形势和患者状况有着全面掌握和科学研判,画出清晰的“作战图”。

“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信息专报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研发出来。

“打开这一系统,不仅能掌握全省收治病人的情况,而且能实时分析病例病情变化。”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巡视员刘冠贤介绍,从海量的救治大数据中,医疗救治组不断开展科学研判,为救治策略提供参考。科学的信息系统成为指挥战疫的利器。

唯有科学研判,方能高效防控。

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假阴性”、复阳患者……疫情发生以来,一个个新名词不断为人们所熟悉,令人感叹:新冠病毒太“狡猾”了!

面对敌人,从疑似到确诊,从收治到出院,广东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分类收治,建立“管理闭环”。

为尽早发现疑似病例,一场全省大筛查在全国率先开展。广东建立发热门诊立体式排查体系,从“三必查”扩大到“全筛查”,并率先将CT项目纳入新冠肺炎筛查。

为全力救治确诊病例,广东制定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十条措施”,从强化病例首诊医师负责、成立病例预警研判小组、中医药辩证施治等十个方面,指导定点医院治疗。

为做好无症状感染者管理,广东要求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后2小时内网络直报,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无症状感染者在医疗机构单间隔离,执行与确诊病例相同的出院标准,出院后集中隔离观察并进行2周跟踪随访。这些经验做法被国家采纳并推广。

;战疫中,核酸检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图为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做核酸检测实验。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疫情加速非接触式服务升级。图为深圳民警使用无人机携带二维码,方便车辆扫码报备。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特色方案 精准救治

3月3日10时许,90岁的李光(化名)挺过了最凶险的时刻,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顺利出院,成为广东年龄最大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之一。成功救治的背后,是该院骨干力量组成的医护团队与病毒近一个月的“拉锯战”。

疫情紧急,生命至上。为确保全省各地患者能够得到便捷优质的救治服务,广东按照“四早四集中”的救治原则,将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于30家省级定点收治医院。覆盖全省的定点医院体系成为“救治主力军”,近4万名医务人员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这批“主力军”,集结了广东医疗队伍的最强力量。

2月1日,中山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住进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怀孕35周的彭女士不幸感染,入院第一天终止妊娠。

随后的两个月,彭女士先后遭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病症,多次病危,一度室颤心跳骤停40秒。

为挽救她的生命,中山市乃至全省最优质医疗团队集结起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多次关注,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给予救治建议。彭女士最终顺利出院,展现了广东重症救治的实力,也得益于“四集中”带来的强大救治合力。

每一个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救治团队。广东采取“一人一团队”的医疗救治制度,确保每个患者都能得到高水平专家的科学救治指导。

这批“主力军”,探索出具有广东特色的治疗方案和工作方法。

在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作为广东省定点收治医院,在全省实现了5个“率先”,包括率先成功治愈全省首例危重症患者和年龄最小患者、率先开展氯喹疗效观察研究等。

在广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创新设置感染控制观察员,由感控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担任,24小时坐班指导进入负压病区工作人员正确穿戴防护用品,这一经验做法被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指挥部及武汉各大方舱医院采纳。

岭南特色中医药也深度参与救治当中,尤其是“肺炎1号”为人们所熟知。据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介绍,广东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93.54%,有效率达89%。

科研攻关 争分夺秒

“广东制造”检测试剂远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挥抗疫“前哨站”作用;“广东创造”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的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在全国大范围推广使用;“广东药方”磷酸氯喹临床治疗经验,已被纳入国家诊疗方案,正在成为全球抗疫良药……

抗击疫魔,科学技术是最有力的武器。

重视用科技解决问题、重视病毒学研究和溯源、重视研究流行病规律,这是抗击“非典”留下的经验。不少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这样感慨:面对新病毒,多一个科技产品、多一种有效药品、多一份治疗方案,战“疫”就多一份底气。

疫情爆发之初,广东省科技厅率先启动、率先布局、率先动员,邀请钟南山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及科技攻关任务总协调人,1月19日召开第一次专家会议,1月23日启动应急科研攻关项目,聚焦重症肺炎临床救治、院感综合防控、病毒溯源与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疫苗研发、药物研制等主攻方向,组织全省优势科研团队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应急科研攻关。

广东科技创新“军团”挺进抗疫战场,分秒必争、日夜攻关,让核心技术、硬核产品有力支撑全国战“疫”,取得不少具有全国示范作用的突破性成果。

10多位院士率队吹响冲锋号,开辟抗疫“第二战场”——

作为广东科技攻关任务总协调人的钟南山院士带着团队,发力突围检测诊断、临床救治等科技抗疫重点难点;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主任徐涛院士要求每位科研团队成员不发论文、不计利益,把攻关项目当作第一要务;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免费开放鹏城云脑AI算力,为药物研发、疾病溯源提供大数据服务……

全省科技工作者接续攻关,将论文写在了战“疫”一线——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科研团队开展药物筛选,以“老药新用”思路遴选出磷酸氯喹,后被纳入国家诊疗方案,国家“三药三方”重点药物我省均作出重要贡献;粤港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管轶团队协助汕头两家定点医院开展样本采集及检测,以结果指导疫情防控;广东工业大学通过校企合作研发出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批量生产设备以及医用口罩纳米纤维滤膜,细菌过滤效率大于95%……

数以万计的高科技企业强力支撑,科研成果迅速应用到战“疫”中去——

华大基因仅用5天时间建成“火眼”实验室,并“复制”到国内9座城市,累计完成52.4万例检测;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智能机器人替代医护人员高感染风险工作,在广东、湖北、江西定点医院使用;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抑菌型连续使用式日常防护口罩,初步证明可连续有效佩戴7天……

科技战疫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较量、科研与时间的赛跑。在这场大考中,广东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数说战“疫”

组织开展4条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

10个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审批,是全国获批数量最多的省份,累计生产超过2.4亿人份。

推动磷酸氯喹、连花清瘟、血必净、氢氧混合吸入气等纳入国家诊疗方案,国家科研攻关“三药三方案”其中两个药物为我省率先开展临床验证。

科研攻关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主攻方向,协调全省33家优势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应急科研攻关,目前已立项资助五批共289个项目,省市两级财政投入累计超过7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2月16日下午,广东医疗队紧急转运重症患者,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救治条件。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体外膜肺氧合(ECMO)让很多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图为2月11日,广州医护人员使用ECMO为重症患者提供最高级别的生命支持。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仁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爱人利物之谓仁。”疫情无情人有情。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新春伊始,新冠病毒突袭而至,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全球面临百年来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

疫情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广东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1月21日,广东启动“四个一”应急处理机制;1月23日成立由李希书记任组长、马兴瑞省长任常务副组长的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在全国率先启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省级一级响应。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疫情发生以来,广东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计一切代价救治患者。截至10月19日24时,广东全省新冠肺炎患者累计出院1841例,治愈率达97.46%,位居全国前列。

坚持“四早”原则 织密防控网络

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但并不意味着人们没有对付它的武器。“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最有效的防控办法。”钟南山院士敏锐指出。

紧盯排查、追踪、隔离三个关键环节,广东织密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两张网”,动员全省力量,打响了与时间赛跑的防控阻击战。

一道道入粤防线迅速筑起。

“同志你好,请配合接受体温检测!”武深高速城口联合检疫检查站,由公安交警、医疗、交通、路政等部门人员组成的防疫工作者,从1月25日始至2月24日止,24小时驻守,对入粤人、车逐一排查。这条高速北达武汉、南通深圳,他们默默坚守,筑牢了广东疫情防控“北大门”。

一张张“毛细血管网”牢密织就。

“请问是社区网格员吗?我家没有食物了,能帮忙送一些过来吗?”微信群里收到信后,珠海香湾街道碧涛社区的网格员赶紧着手购买居民所需物品。疫情期间,广东累计动员160多万名干部,下沉到3.9万个社区,5.9万个“三人小组”开展网格化疫情防控。

通过扩大核酸检测,广东将防控关口前移,排除一颗颗“地雷”。

报告首例增城新塘阳性病例后,广州迅速对高危人群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排查,在10个重点场所设置了12个流动采样点,短短11天时间内检测超过1.5万人,主动发现阳性病例9人,有效消除潜在风险隐患。目前,广东实施“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在全省设立555个核酸检测服务点,日最大检测能力达83万人份。

通过精准流调追踪,广东快速锁定密接者,阻断一条条“传播链”。“到过湖北吗?”“何时开始发烧?”“接触过哪些人?”在对珠海确诊患者A先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他曾在武汉参加了一场朋友聚餐。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李剑森敏锐地意识到,A先生与惠州一例疑似病例C先生有关联!他迅速赶到惠州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很快,C先生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患者,一批密接者被隔离观察,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

坚持信息公开透明,广东让权威发布走在传闻前面,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1月21日,广东在全国最早召开省级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至今,发布会举办了69场。深圳在全国率先公布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活动轨迹,引发全国各地效仿。

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广东的系列举措,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凝聚起同心抗疫的强大力量。

2月12日,广州,一位90岁的危重症患者死里逃生,竖起拇指为医生点赞。医生也竖起拇指为他加油。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2月17日,妇产科主任梁慧超前来送别即将出院的患者文文,文文在感染期间突发卵巢囊肿破裂,梁慧超为她做了手术。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集中最优资源 全力救治生命

新冠病毒攻击人的肺部、肾脏、心脏等全身组织器官,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每一分每一秒,都宛如在溺水中挣扎。

面对隐形的敌人,广东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打响了与病毒较量的生命保卫战。

1月21日,广东率先公布30家省级定点救治医院,建成覆盖全省、功能齐备、满足多层次救治需要的定点救治医院体系。

依靠专家,尊重科学,成为打赢这场生死之战的最有力武器。

广东组建了500多名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构建了“省+区域+市”“线上+线下”“顶尖专家+高水平团队”的立体化专家工作模式。以呼吸重症专家牵头,每一例重症患者都有一个团队全力救治。“我们尽一切办法,就是要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说。

9个月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兼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覃铁和几乎踏遍了粤东西北,深入隔离病房,救治危重型患者。每周,他都组织召开全省远程视频会诊,挑选全省各地典型的疑难、重型和危重型病例,集中全省专家的力量,制定最优救治方案。

坚持生命至上,广东倾尽资源,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

广东创新性地建立了一支高级生命器官支持小组,由呼吸、重症、肾脏、循环等专家组成,装备了纤支镜、呼吸机、CRRT和ECMO等“生命利器”,用尽一切技术手段挽救患者生命。

广东在全国率先将确认疑似患者救治费用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并明确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无需被救治患者个人支付,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坚持生命至上,医护从不放弃,守护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

危重症患者刘先生,不到1米69,体重却足足95公斤。在广医一院住院期间,他体外膜肺(ECMO)辅助支持长达111天、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150天。原本,用ECMO坚持一两个月就已是奇迹。

7个月里,钟南山带领团队全力救治,刘先生闯过出血、凝血、感染3个大关,最终康复回家。“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钟南山说。

广东的确诊病例中,危重型、重型病例占比高,救治压力大。秉承“生命至上”的坚定信念,广东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个生命,将死亡人数控制在8例,病亡率约0.4%,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奇迹。

全力以赴“双保障” 生产生活“两不误”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正逢春节假期,人民的生命安全面临威胁,生产生活陷入停顿。口罩、防护服等防控物资率先告急!超市货架被一扫而空,肉、菜、粮油等生活物资面临抢购风潮。

把百姓生命安危放在心上,广东全力以赴打赢防控物资保供战。

疫情汹汹,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是医务人员抗击病毒的“铠甲”,也是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盾牌”。一场防控物资保供战,在广东大地打响。

除夕夜逆行,除了赶赴湖北的医务工作者,还有辞家返工的一线工人。东莞久林吉良净化用品有限公司员工冷冲告别贵州老家,新的任务召唤着他:赶制净化防护口罩,十万火急!不到一天时间,10余人的团队迅速集结,2条生产线开启,每天生产约5万个口罩。

与时间赛跑,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10天出产品……汽车生产企业比亚迪,立下转产口罩“军令状”,转身成为全球最大口罩供应商,高峰期日产量可达2000万只。

加速供应,离不开政策的支撑。广东以“战时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推动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危急时刻,制造优势被持续激发。广东疫情防控物资实现从1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极度紧缺,到3月上中旬的紧平衡,4月至今,全面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有序出口。

把百姓生活冷暖放在心上,广东千方百计打赢生活物资保供战。

疫情期间,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相配合,广东加速肉、菜、粮油等生活物资的供应。从生产基地到批发市场,从零售商超到外卖平台,供应链快速传动,每个环节都在争分夺秒,只为把生鲜肉菜尽快送到市民家里。

在江南果菜批发市场,青菜蔬果从全国各地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汇聚。“蔬果的供应量以每天10%—20%速度增长,市民们可放心在家打火锅,我们有充足的新鲜蔬菜供应!”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办公室主任谢晔说。

在深圳山姆云仓,凌晨5点,来自批发市场的蔬菜已经送达。疫情期间,蔬菜加工厂的工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凌晨3点就开始向分布在20个城市的门店运送蔬菜,高峰期每2-3个小时就补一车货。

在广州信息港站点,饿了么骑手郑昊上午8点准时开工,测体温、戴口罩、消毒双手,开启一天的送货。疫情期间,在全省各地的大街小巷,无数和他一样的骑手穿行其中,及时把新鲜肉菜送到市民家里。

倾尽心力,众志成城。广东成功稳住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也稳住了民心。

数说战“疫”

截至10月19日24时,广东全省新冠肺炎患者累计出院1841例,治愈率达97.46%,位居全国前列。

全省100万医务工作者中有超50万直接参与新冠肺炎病患救治,组建了500多名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

广东在全省设立555个核酸检测服务点。截至10月19日24时,全省日最大检测能力达83万人份,累计检测3952万人次。

截至10月20日,广东共召开69次全省新闻发布会,是全国发布会召开次数最多的省份之一。

广东累计动员160多万名干部,下沉到3.9万个社区、5.9万个“三人小组”开展网格化疫情防控。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李凤祥

2月10日19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首批81人医疗队赴湖北荆州。一位医护人员与丈夫拥抱告别。南方日报记者 张迪 摄

1月24日晚,首批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从广州出征前往武汉。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徐昊 摄

义 同心战疫 守望相助

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

十四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

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我们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金秋十月,武汉再次令外媒惊叹:中国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如今那里有数亿人开始同时度假,显示出中国的自信。武汉的著名地标建筑——黄鹤楼,再次成为最受追捧的景点之一。

庚子年初,“九省通衢”武汉突然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省委、省政府火速动员部署,紧急调集医务工作者、调配各类物资,千里驰援荆楚大地、万里驰援多个国家,同心战疫,命运与共。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广东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彰显了广东的力量、速度与温度。

精锐尽出 驰援荆楚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现在轮到我保护别人了!”

除夕夜,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一封封“请战书”却如雪片般飞来。中央吹响战“疫”号角,广东援助湖北医疗队首批128名队员数小时内快速集结,连夜出发,直奔武汉。

“病人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年过半百的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曾在抗击非典中走过一遭“鬼门关”。这一次,他又是最早一批进入武汉的专家之一。

一场异常艰苦的救治攻坚战,随即打响——

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广东医疗队克服种种困难,想方设法建成ECMO(体外膜肺氧合)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中山三院医疗队远程连线广州十几位教授会诊、与同济医院各小组会诊、与同济医院17支医疗队大会诊,为患者确定最优诊疗方案;

在荆州洪湖市,首批支援荆州医疗队抵达荆州当日,便接管医疗救治工作,在24小时内为其建立核酸检测能力……

广东调兵遣将、精锐尽出:援助武汉的1903名队员覆盖了全省24家高水平医院,全队544名医生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50%;援助荆州的581名队员中,重症、危重症学科直接相关专业者近150人。

一场高强度的物资供给战,随即打响——

ECMO、呼吸机、医用防护服、隔离衣、N95口罩、羽绒被、大米、蔬菜、口罩机、空调、洗衣机……精锐力量驰援湖北,背后是广东“制造业强省”的强有力支撑,一批又一批重要的医疗和生活物资解了湖北燃眉之急。

一场争分夺秒的信息战,随即打响——

广东医疗队ICU团队在武汉协和西院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定期开展远程视频会诊,在荆州不定期邀请权威专家远程会诊……通过远程医疗调动广东后方“最强大脑”,为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雨过天晴,重见彩虹。

圆满完成任务返粤时,广东医疗队在武汉累计治愈出院3149人;在荆州,3月27日实现新冠肺炎患者在院数“清零”。

“广东医疗队给予最权威的指导、取得最直接的效果、提供最无私的帮助!”荆州市市长崔永辉说。

待到无恙时,武汉再相聚。

国庆长假,广东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护士卢俊专程来到武汉,探望在隔离病房里结下忘年交的两位老人——88岁的冯保会和他83岁的妻子李绍华。

“感激不尽啊!你们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我们,我们却第一次看清你的脸。”冯保会用力握着卢俊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硬核”防疫 传递温暖

湖北多地“封城”,广东、海南等多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情暴发后,多地紧急拉响警报。

此时此刻,滞留在外地的湖北籍游客手足无措。与此同时,防范化解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广东任务重、压力大。作为流动人口大省,广东约有240万名湖北籍人员在粤务工;作为对外开放大省,广东每年出入境外国人达1460万人次,常住外国人就有近12万。

隔离病毒,如何不隔离爱?

“幸好,徐闻人对待我们就像亲人一样。”武汉人老蔡一家准备到海南度过春节假期,但疫情突发、多地封城,他们的旅游行程被耽搁了,一些酒店也不敢贸然接待。正当老蔡无处落脚之时,湛江徐闻县委、县政府为滞留当地的湖北乡亲免费安排酒店集中隔离,并提供一日三餐等基本生活保障以及防护口罩等防疫物资。

短短几天,157名湖北籍旅客住满了酒店98间房,热心市民送来大量牛奶、饼干、泡面等物资,志愿者赶来提供服务。“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湖北籍同胞。”时任徐闻县县长吴康秀的这句话,道出了广东面对来粤返粤湖北同胞的温厚心态。

温暖的广东拒绝冰冷!各地居委会工作人员和街坊第一时间给予被隔离人员关心和帮助,带去岭南的暖意,展示了风雨同舟的“广式温度”。

外防输入,如何人性化服务管理?

广东对所有外籍人士始终坚持一视同仁,体现人文关怀,切实保障合法权益,让防疫工作既有力度亦有温度。

“中国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中国人是我们的真朋友。”经惠州市外事部门牵线搭桥,惠州韩人(商工)会会长崔圭龙报名成为志愿者。他和惠州韩人(商工)会的工作人员走进定点集中隔离酒店,推进人性化、柔性化服务管理,帮助韩国侨民了解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

广东“硬核”防疫同时,坚持柔性、精准管理,体现出守望相助的柔情和精准管理的科学,展现出以心换心的温情与担当,触动了一颗颗柔软的心。

一时间,“温厚的广东人”成为网络热词。

1月28日晚,湛江隔离酒店内,志愿者给来自武汉的滞留人员派发晚餐。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4月6日,塞尔维亚医务人员与中国专家互相加油点赞。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通讯员 龙其穗 摄

跨国支援 携手战疫

“塞尔维亚政府和人民不会忘记这段特殊时期的中塞情谊!”在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挥手告别、返回中国时,塞尔维亚国防部部长武林说。

疫情没有国界,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广东选派抗疫医疗专家组,分别赴塞尔维亚、马来西亚和秘鲁援助当地疫情防控工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广东抗疫医疗专家勇敢逆行,结合中国本土的抗疫经验,为受助国带去中国抗疫之“道”——

在塞尔维亚,中国专家们带去“四早四集中”的经验。中山一院的呼吸与重症专家郭禹标、中山三院的传染病专家林炳亮到隔离病房,指导当地做好院感防控工作。

在马来西亚,中国专家们走访一线,分享经验。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李俊带去了中医在新冠肺炎预防及辅助治疗方面的经验,广东中医药人捐赠大批中医药物资,为海外抗击疫情筑起中医药防线。

在秘鲁,中国专家们倡导建立方舱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专家们帮助当地医院改进防控流程,严控院内感染。

广东的外籍人士携手战疫、共克时艰,“广东战场”有着“世界力量”——

“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广州广电运通中东区的海外技术支持工程师钱枫来自也门。他是广州市城市管理志愿者协会的外籍志愿者,战疫期间不仅走进公益热线直播间提供在线心理疏导服务,还协助社区防疫“三人小组”开展健康管理上门服务。

“广东各项措施都显示出十分重视非洲国家侨民。”非洲国家驻穗领团团长、马里驻穗总领事艾丽玛·加库说,中非友好合作的关系是持续的,各方携起手来共同防范疫情带来的风险,维护好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安全。

凝心聚力,中外携手筑起抗击疫情的道道防线。但危险不仅来自病毒,也来自战场上的硝烟。

在中国红十字会安排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永昊、陈淮等专家驰援伊拉克。在枪炮声中,他们穿着防弹衣深入基层一线,为伊拉克疫情防控带去了中国经验、广东做法。

“世界从来都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一个大家庭。”中国红十字会援助伊拉克防治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成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副主任医师徐永昊说,疫情蔓延全球,我们要与世界守望相助、互帮互助。

数说战“疫”

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专家组援塞期间,实地走访22个塞方疫情较严重的城市,举办25场培训,开展103次技术指导,培训当地医务人员1140人次。

广东为湖北疫情防控“主战场”带来了中医药方案。全省各级中医医院共派出31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荆州;

从第三版到第七版,中医药方案均被纳入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在武汉,广东医疗队累计治愈出院3149人;在荆州,广东医疗队与同去对口支援的海南医疗队、荆州市共同努力,于3月27日实现新冠肺炎患者在院数“清零”。

广东援助武汉的1903名队员覆盖了全省24家高水平医院,全队544名医生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50%;

援助荆州的581名队员中,重症、危重症学科直接相关专业者近150人。

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朱晓枫 龚春辉

2月18日,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一名护士正为危重症患者换药。病房中放着各种监护仪器和生命支持设备,医护随时准备着从疫魔手中“抢人”。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李细华 郑一见 张迪 摄

因家人相继确诊隔离,2岁的源源(化名)无人照顾,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28个护士当起了“临时妈妈”。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广东各级各地各部门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图为深圳机场海关工作人员为入境旅客测量体温。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2月10日,在珠海金湾区海澄村,“全副武装”的社区网格员与医生上门提取住户的核酸检测样本。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摄

勇 舍生忘死 慷慨前行

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

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伊始,正当人们喜迎庚子新年、乐享阖家团圆之际,新冠肺炎疫情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和程度向全国袭来、蔓延广东!疫魔不宣而战!

“儿被接回,我已经退票,惟请速上战场。”“我有非典救治经验,我上!”“我无儿无女、有姐有弟,没负担,我上!”“我们虽然退休,但大敌当前,若有战,召必回!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一封封让人泪目的“请战书”,如雪片般飞来。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广东各行各业主动请缨,闻令而动、迎难而上,坚守岗位,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意志绘就了一幅幅可歌可泣、大爱无疆的壮丽画卷。

逆行而上 激战病魔

危难时刻,尽显英雄本色。

湖北危急!武汉危急!党中央一声令下,除夕夜,128名广东医护人员带着匆匆整理的行囊,登上当晚从广州飞往武汉的唯一一班客机,连夜飞往湖北“前线”。

疫魔袭来,广东战疫打响!

“白衣天使”火速集结,一封封“请战书”如雪花般飘来。

湖北是最前线,广东亦是“战场”。确诊病例数量较多,广东战疫压力巨大。牵挂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广东医生纷纷请战,毫不犹豫。

短短一个晚上,广东省中医院护理部就收到近200人报名;动员通知发出不到20分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全院43名男护士就集体请战;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超百名医护人员集体宣誓,自愿加入先锋救援队……

“当年从与非典的战斗中死里逃生,我那时就想,以后更要多救一些人。”17年前,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黄东晖曾因持续收治抢救病人,极度疲劳后不幸被传染,病情一度危重。而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他再次义无反顾主动请缨。

未着白衣时,他们是家中支柱;身着白衣后,他们是先锋战士。在家与国的抉择中,他们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

并肩逆行,与子同袍。“我们不忍心对方独自去,所以决定一起去!”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师白煜佳和消化内科医师王馨珂是夫妻,携手参加首批广东省对口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当时女儿还未满3周岁,只能托付给家中老人照顾。

广东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管护师熊敏龙与怀孕四个月的妻子深情道别:“亲爱的,告诉小糖果(没出生的宝宝),爸爸做过这样勇敢的决定。”

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抗疫一线,还有千千万万各行各业工作者的身影。

春节前,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道数名员工已递交离职报告,但疫情来袭,大年初二,他们全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党的十九大代表、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党总支书记徐文坚组织疫情防控突击队,对全村609户村民进行网格化管理;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刘必胜指挥留在当地的员工恢复生产,赶制5万件防护服送往湖北抗疫一线,并带动捐赠1000多件羽绒服……

作者:焦点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