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振兴乡村,种草致富!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闯新路 正文

振兴乡村,种草致富!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闯新路

2024-05-11 21:14:36 来源:瑜维娱乐网作者:综合 点击:346次

  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

  立夏前后,振兴乡村布谷声声,种草致富驻村土膏脉动。工作5月10日,队带武汉市黄陂共王家河街道高炉钱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郭建生和村干部来到河边看到,领村补种的民闯2万株牧草种苗已经直起了腰杆,正在昂扬生长,新路一片欣欣向荣的振兴乡村景象。

  牧草种苗直起了腰杆,种草致富驻村欣欣向荣

  选择河边荒地,工作描绘牧草蓝图

  之前,队带河边这片地撂荒多年,领村无人耕种,民闯长满了杂草。新路驻村工作队队长郭建介绍,振兴乡村2022年初,驻村工作队看到,中央文件提出了“耕地可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等政策,和村“两委”商议决定,立足本村实际,推动撂荒土地复耕复种,“充分利用撂荒耕地,发挥土地最大效能”,帮助村民种草致富。

  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决定了“三步走”的思路,首先对全村耕地进行全面摸底,逐一登记撂荒耕地;再进行考察研究,确定种植品种;最后,与土地确权涉及的村民签订流转协议。

  通过考察筛选后,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初步确定,在河边这片荒地种植牧草。经过一轮试种,选择了一种杂交改良牧草。郭建生介绍,经专业机构检测,这种杂交牧草蛋白质含量达到13.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4.2%,与玉米蛋白质含量不相上下,与传统牧草相比具有更高综合营养价值,而且,这种牧草适应性强,种植周期可达12年,且每年可收割3次,产量高,收益好。

  经过勘查,确定在该村沿河120亩撂荒耕地种植牧草。这片撂荒的耕地的土地权属涉及该村30户村民,村里与他们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村民们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牧草项目,从次年起参与收益分红。

  说干就干,未料出师不利

  说干就干。

  120亩撂荒耕地杂草丛生。村里调来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花了近两个月时间对这片土地进行开垦、整合。2022年10月份,在驻村工作队协助下,村里从四川宜宾天牧良草基地订买回了牧草种节,随后完成第一阶段种植。2023年春天,牧草开始出芽、成苗,然而,牧草扎根、发育却不太理想。

  种下大半年,收割了一茬牧草,时间来到2024年。春节前后,两轮极端冻雨低温天气,导致120亩牧草被冻伤冻死过半,损失惨重。这让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及项目负责人心情沉重。

  尽管大家都知道传统农业投入大、收效慢,受天时等外部因素影响大,抵挡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但是,当切实面临如此当面一击的时候,大家的心头还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面前,出现了唱衰的声音。项目何去何从,刚起步就遭受挫折,是放弃吗?那就意味着前期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都将付之东流,也辜负了村民的殷切期许。

  “牧草项目凝聚了我们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农村做产业不容易,困难和波折是常事,需要迎难而上,不轻言放弃。”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进行评估后,动员村民们坚定信心。

  反省自查,找到六大问题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反省自查,一致认为必须俯下身子找问题,汲取教训,调整前行的路径,不能再走弯路。

  为此,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会同项目负责人多次集中商讨研究,请来牧草种植专业人士到现场会诊,又远赴宜宾牧草基地观摩学习,对照牧草种植成功案例,梳理反省近一年时间牧草种植的各个环节,抛开两轮冻雨灾害的影响,初步得出结论:两轮极端低温天气可能只是压到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前期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才是需要深刻反思和切实修正的。

  郭建生(右)查看牧草生长情况

  经过各方专家指导,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找到了六大问题,分别制定对策。

  “选址平整改造土地中存在欠缺。天牧良草需要大水大肥,选址在河边是对的,但在平整改造土地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其地势低洼,每年5-6月份雨季会出现因河水倒灌,回流不畅,1-2周积水不退。牧草虽然喜水,但经不住长时间浸泡,1-2周的积水导致伤根、烂根。”郭建生介绍,此外,还存在牧草种节入土前的品质保障问题。牧草种节是从四川宜宾天牧良草基地购回,用货车打包千里迢迢运输过来,严重影响到种节的新鲜度,出现霉烂、脱水、干瘪等质量问题,导致种下后成活率不高。此外,还存在几个问题,如,种植阶段过于冒进,没有做到顺应农时而为,种植深度不够,太过表浅;开垦平整土地后,根除杂草的力度不够;施肥不及时,导致牧草株体贫弱;田间管理过于粗放,导致牧草生长缓慢。

  对症施策,扎实开展整改

  找到了6大问题,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带领牧草项目负责人和村民们对症施策,开展整改。

  经过多次实地勘察,重新规划平整了土地,设计并建成了既满足引水灌溉、又能及时排涝、消除积水的灌溉排水系统。

  针对牧草种节入土前的品质保障问题,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提出了自己培育种苗计划,选定了山洼里水库下方一块3亩的闲置耕地作为育苗基地,优选出种节,通过精细化处理和栽培,培育出了近3万株优质种节,并在越冬前覆上保温膜保温管理。这批种苗不仅顺利过冬,还安全地度过了两轮极端低温袭击。

  有了这3万株种苗,在新一轮牧草复种和补种时,改直接种植为移苗栽培的方法,移栽种苗的成活率达到98%,超过了预期。

  村民在地里精细耕作

  “为了让每一棵种苗入土都能有统一标准的合适深度,以达到深扎根、稳发兜的效果,我们尝试了多种方法。一是统一用小挖机作业成排单坑种植,深度是统一了,但是单坑积水严重,此法不通。二是用挖机成排挖沟,在沟内种植,依然不能很好解决种节深扎根和排水的问题。最后,经过试验,我们采用开沟机开沟种下种节的方法,相关问题迎刃而解。”“为了满足牧草生长期的空间要求,便于后期田间管理及收割,我们采用严格的拉线定位的方式,排与排之间,单株之间,相距控制在一米的间距。这一系列的作业,完全能够保证种苗深扎根稳生长。”“我们制定了规范的定期施肥的方案。近期我们积极争取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这个月底,将有10吨有机肥运来,正赶上牧草往下扎根、望天生长的最佳时机。”如今,驻村工作队员们谈起种植技术,已经头头是道。

  驻村工作队介绍,目前,牧草种植项目已经带动本村数名牲猪养殖户转型为规模化养牛。牧草项目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优质饲草,还能避免养猪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周边地区多个养牛场都与该村的牧草项目有了合作意向。下一步,牧草项目将进一步规范利用本村撂荒闲置的其他150多亩土地,以土地流转和土地入股分红的模式,扩大牧草种植规模,把牧草项目做成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支柱产业。

作者:焦点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